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8月7日,中航工業旗下寶利鑫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利鑫”)投資建設的安徽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2.4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完成并網柜安裝,經項目地國家電網公司驗收合格后即可并網發電。該項目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的模式合作,由寶利鑫公司負責項目投資建設和運營,安徽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按優惠價格使用光伏電量,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260萬kWh,其中約85%光伏電力企業消納,約15%電量送入電網,年可減排二氧化碳2592.2噸。
寶利鑫試圖通過聚焦央企、上市公司屋頂資源投資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打造閉環運作模式的錯位競爭方式,趟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屋頂開發路”。
圍繞助力“雙碳”目標 提供零碳工廠解決方案
國家提出“雙碳”目標后,各類工商業單位利用自身屋頂建設光伏電站的意愿明顯增強,綠色低碳發展成為社會共識,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和節能降耗技術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寶利鑫迅速行動整合多年積累的光伏發電、節能技術和客戶資源,采取平臺模式與多家節能節電技術公司合作,共同為工業企業提供包括:屋頂光伏發電、能源站外包、照明節能、空調節能、新能源充電樁、能耗監測與診斷、綜合能源管理平臺、能源托管、綠色金融等內容的多場景、定制化、模塊化“零碳工廠綜合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更新設備、提高設備能效,降低單位面積和產值能耗,推動清潔能源發電和節能降耗技術的廣泛應用和模式創新,構建“新能源發電”和“節約能源”雙核驅動新發展格局,助力國家早日達成“雙碳”目標。
如今,利用閑置廠房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已經成為眾多企業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的一致選擇。然而,在六、七年前國內分布式光伏發電起步不久,缺乏系統案例和成熟的經驗可借鑒。光伏組件需要安裝在屋頂上,而絕大部分建筑屋頂在建設之初并沒有考慮日后安裝光伏組件的承載需要,節約不了多少電費還需額外承擔屋頂被破壞或日后漏水的風險,許多客戶積極性不高。為打消客戶顧慮,寶利鑫從安裝光伏設備后建筑物是否安全、光伏電能質量是否滿足設備需要兩個核心出發,圍繞建筑安全、用電安全、運行安全三個維度,建立起從屋頂承載力復核、用電設備分析、并網接入方案、關鍵設備選型、施工安全管理到精細化運維的覆蓋光伏電站開發、建設、運維全部環節的操作規范,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光伏分布式電站投資和運營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趟出了一條“屋頂開發路”。
圍繞高質量發展 主動管控風險精耕細作
在經營理念上,寶利鑫公司率先提出了“每瓦投資效益最大化”的理念,不單純根據屋頂面積確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而是綜合考慮屋頂面積、業主用電量、用電習慣、消納比例、光伏電站建成后,對功率因素的負面影響等因素,與屋頂業主一起確定最佳建設規模,主動將自發自用比例控制在85%以上,讓屋頂業主承擔最小的屋頂安全風險,享受最大的光伏電力優惠。
在選擇客戶時,把是否誠信、客戶從事的產業是否屬于國家支持產業、客戶的行業地位、客戶是否能長期穩定經營作為主要判斷標準,將中央企業、國企、上市公司和行業領軍企業作為主要合作對象,從源頭入手減少后期經營風險。
在關鍵設備選型時,只選擇行業一流、市場占有率高的主流品牌產品,減少后期因設備故障對發電量的影響。寶利鑫先后投資了寶勝集團24兆瓦、新航集團6.7兆瓦、中航鋰電3.7兆瓦、中航上大2.4兆瓦、上航發1.5兆瓦、南京金城2兆瓦、聚飛光電1兆瓦、香江電器2兆瓦、金正大2.4兆瓦、海利達汽車1.1兆瓦等一批優質光伏項目,累計發電超3.74億千瓦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29萬噸。按照7月21日全上海碳交易所價格每噸52.87元測算,碳匯交易價值約1971.52萬元,這些項目為寶利鑫帶來了穩定的現金流,累計實現經營利潤9900多萬元,儲備優質項目資源超100兆瓦。
圍繞建得成管得好 智能運維確保安全高效
為確保電站時刻處于良好運行狀態,寶利鑫構建起以智能監控為神經,人員現場巡檢為依托的精細化運維體系,對所有電站實行集中監控和統一調度。
公司自主開發了玄武監控2.0系統和運維派單小程序。玄武監控2.0系統對標行業領先監控系統,具備實時監測、報警提示、運行管理、數據分析、故障診斷等功能,電站運行的關鍵數據采集更全面、分析更直觀、問題發現更智能、運維指導更有力。運維派單小程序具備下發任務、確認接單、完成回復、超時報警、拍照記錄、自動生成報表等功能,對每次運維做到閉環管理。2020年完成對所有關鍵設備的二維碼身份證標識管理。
在運維隊伍建設上,設立總調度室和本地化運維工程師兩支隊伍??傉{度室全面負責公司各電站的監控運行、問題排查和調度分解工作,發現問題或設備故障后第一時間派單通知本地運維工程師;運維工程師接任務后在規定時間內到達現場進行問題確認、必要檢查和消除故障工作。在運維巡檢制度上,實行兩級定期巡檢制度,每月本地運維工程師對所負責的電站進行一次設備巡檢,每季度組織三人小組對電站進行一次集中巡檢。寶利鑫精細化、智能化運維體系保障了光伏電站處于最好的發電狀態,電站每瓦年平均發電小時數比行業對標對象高2%以上。